“乌”云笼罩欧洲粮仓
先来了解一下,最近国际市场上农产品的行情到底是怎样的。
俄罗斯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粮仓之一,而乌克兰也有欧洲面包篮子的称呼,双方的冲突对于小麦、大豆、玉米、菜籽油等等一些大宗商品的价格也会带来影响。
先以小麦为例来重点分析一下。数据显示,在2019年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在全球总出口量中的占比超过18%,排名第五的乌克兰出口量占比超过7%,两者相加贡献了超过1/4的全球小麦出口量。
而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小麦主要是出口到埃及、土耳其、孟加拉国以及一些中东国家。亚洲国家当中印尼、菲律宾、泰国、韩国等国家也从乌克兰进口小麦。
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这些贸易主要经由黑海实现,而这里也是主要国家军演的地区。一旦出现军事冲突或是更多贸易方面的制裁措施,那么黑海附近的港口贸易也有可能会出现中断,从而影响到这些相关商品的价格。
除了小麦之外,俄罗斯和乌克兰还是主要的大麦出口国,乌克兰是全球前5大玉米出口国之一,俄罗斯也出口一定的菜籽油等其他农产品。
在全球化的时代,区域供需关系的变化很快就会传导至全球,卷入冲突中的美国,虽然是农产品出口大国,但可能也需要承受价格上涨的压力。
受地缘政治关系紧张的影响,我们看到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期货价格近期上行显著,目前的交易价格与一年前相比高出了近30%,玉米期货价格走势类似,目前同比涨幅接近40%。
俄乌均为产粮大国,国际市场份额高
为什么农产品价格对俄乌局势会如此敏感?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 赵萍:
俄乌都是世界粮食的重要生产国,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占比特别高。
两国小麦的产量占到全球的14%,玉米这两国合计占到全球产量的5%,两国小麦的出口占到全球份额28%以上,玉米两国合计在出口市场的份额占到18%以上,所以他们粮食产量大,在国际市场出口规模又大。
这两个地区边境发生了冲突,必然会使得供应链出现中断的风险。
军事行动必然会使出口的主要港口(黑海港口)处于军事管制的状态,因此商用的供应链必然会出现中断。
更主要的问题是黑海港口的出口,其实不是只是为这两国的粮商服务的,像哈萨克斯坦还有罗马尼亚的出口也要经过港口,因此军事行动就会进一步去加剧国际粮食的供求失衡,而且这个失衡的影响都不仅限于俄乌两国的产量和出口量,所以国际市场的担忧造成了粮价的快速上涨。
俄乌局势或将推高国际粮价
俄乌在农产品市场上举足轻重,(目前局势)是否会产生实质上的影响?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姜楠:
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国际粮食贸易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021年因为干旱等极端(气候)因素影响了粮食生产,疫情影响了粮食运输,综合因素导致全球粮价已经进入了一个上涨通道,可能会延续到2022年还是一个持续上涨的态势。
俄乌局势上的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30%的全球小麦贸易,20%的全球玉米贸易,所以会推高粮食价格。
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的时候,短短两个月国际小麦价格就上涨了20%以上,上涨速度是非常快的。
并且从现在这种形势,我们还很难判断粮食价格会涨多少,就说上涨的幅度是不好判断的,可能要看后期的局势的变化。
如果一旦出现极端的情况的话,很可能带来的是一些政治动荡,连环的效应可能会使问题更加复杂。
短期国际粮价会进一步上涨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 赵萍:
从粮价未来的走势来看,多重因素叠加会使短期内粮价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由于供应链受到干扰之外,实际上粮食生产的成本也会因为这次的军事行动带来更大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产量和出口量在全球也是举足轻重的,由于军事行动以及30多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就会使得俄罗斯的石油出口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全球的石油天然气的供求矛盾会进一步加剧
粮食生产需要化肥,像氮肥、钾肥,都是石油天然气的下游产品,因此能源的问题也必然会使得下游化肥的生产面临很大的问题。
而且去年化肥也是价格居于高位,而且有些国家还出现了化肥荒,因此这次的军事行动看似直接在短期内对于粮食的供求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实际对于长期推升粮价成本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国际期货价格快速上涨,虽然期货本身它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发现未来价格的走势,而且期货市场实际上投机盘是占绝大多数的,能够交割的只是少数,所以短期内预示着这个未来价格可能会走高,而从成本推动的角度来说,未来价格上升容易下降难。
综合来看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而这些连锁反应可能就会推高老百姓生活的成本。
最近这段时间,世界上很多贫困地区已经发生了粮食危机。2月初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的报告就显示,包括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在内的所谓的非洲之角地区已经有大约1300万人,因为干旱面临着严重的饥饿。
巴西南部干旱,农作物产量受影响
巴西在遭受几十年来的一场严重干旱,当地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段时间旱情仍难以改观。
受干旱的影响,巴西农作物也将大幅减产,相关机构预计今年巴西大豆产量约为1.33亿到1.34亿吨,比去年下降约1000-1100万吨。
理性看待未来全球粮价走势
我们看到一方面是很多粮食主产区出现了大幅度减产,另外一方面俄乌局势的变化又将给粮食的供应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未来这段时间国际粮价还会继续的推高吗?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 赵萍:
我认为短期内国际粮价进一步走高还是有很大空间的,主要是因素非常复杂,是多种因素并行导致了现在的这样的一个趋势。
首先就是地缘政治危机,实际上往往都是国际资本炒作大宗商品价格非常重要的题材。而这次俄乌局势升级,对于国际资本来说也刚好是一个炒作的重要的时机,并且国际粮价本身它成本上升的压力就很大,而且看涨的意愿也非常强烈,所以在这时候再进一步去推升国际粮价有很大的获利空间。
第二从国际粮食的供求结构来看,不同的国家因为这次的军事行动受到的影响有所不同。
实距离俄罗斯和乌克兰比较近的欧洲受到这次军事行动所带来的粮价上升的影响就会很大,因为这两国在小麦出口方面以及玉米出口方面,出口到欧洲市场占到全球的比重都是位居前列的,有的占比达到50%以上,所以军事行动供应链中断直接会导致欧洲粮食价格的大幅度上涨。
此外还叠加了刚才提到的一些干旱天气,比如说像南美洲的干旱就导致大豆减产,这也会使不同的粮食品种之间也出现了这种价格交替上涨这样的情形,因此我认为多种因素导致近期粮价可能会出现大幅度的上涨。
粮食是一种基础性的产品,有可能会引起很多领域的产品的一种涨价,除了中国之外,很多主要经济体现在都面临着一个通胀高企的局面,接下来如果粮价继续高涨的话,会不会在这些国家引发更加剧烈的一种通胀的局面?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姜楠:
(很多经济体)通胀形势是非常明显的,更严重的一个情况,可能很多国家会害怕买不到粮食,即使有钱我也买不到,这个才是最麻烦的一个问题。
因为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粮食出口量很大,俄罗斯40%生产出来的粮食用来出口,乌克兰是70%的粮食都用来出口,不仅养自己还要养别人,所以出口量这么大就是会有很多的国家,可能在粮食的进口上会依赖俄罗斯和乌克兰,比如说像中东和非洲的这些地区,像埃及是中东人口的最大的一个国家,80%的小麦进口会依赖乌克兰。
那么乌克兰一旦出现形势的变化的话,就很害怕可能会买不到粮食,即使有钱可能也买不到,这个才是最大的危机,像现在塞尔维亚已经自己开始囤粮食了,不仅囤了面粉、还囤盐、囤各种生活物资,好像已经要进入了一种战备状态的这种感觉。
其他像黎巴嫩、也门这些小的国家可能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 赵萍:
我觉得现在就是供求地区的结构性差异,也会导致全球价格上涨的动力更强,特别是有一些囤积的这些行为就会加剧供求的矛盾。
本来有一些地区的供求没有出现大幅度的缺口,但是由于有些国家囤积了,那么就使得缺口进一步有所放大,所以我认为在情况下能够理性的去看待国际粮价走势,然后做出理性的选择,也是对全球的贡献。
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影响有限
我国也是一个粮食进口大国,国际粮价大涨对于国内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事实上我们国家现在从乌克兰进口的农产品也不在少数,比方说玉米在我们全部的进口玉米当中是占了30%左右,俄乌局势出现这样的变化之后,我们的某些农产品的进口会不会出现较大的市场缺口?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 赵萍:
我认为这个担忧是没有必要的。
我们国家虽然是粮食进口大国,但是从基本的粮食也就口粮这一块供给是非常有保障的。
因为我们国家一直都注意的就是要守住18亿亩的红线,从而使得粮食的生产能够有保障。不只是耕地面积,而且耕地的质量在不断提升。
截止到去年实现了连续18年的丰收,而且我们的粮食库存也达到了历史高位。那么也有人做过测算,我们现在的口粮包括小麦、还有水稻,能够够我们全国人民在粮食不生产不进口的情况下,也能吃上一年半,粮食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
之所以进口粮食那么多,主要是由于我们在消费结构升级的过程当中,在产业升级过程当中对一些粮食品种有更大的需求。
比如说玉米,我们现在玉米很少把它作为口粮,更多的是用于制造饲料、工业酒精这些产品,因此对玉米的需求不断上升。
我们从乌克兰进口的玉米虽然占比30%,只是在去年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去年我们从乌克兰进口玉米增长速度达到150%以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美国玉米这个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而乌克兰的玉米价格竞争优势非常明显,所以我们转向乌克兰进口。
另一方面这次冲突对从乌克兰进口玉米的影响来看,为什么说影响不大?
是因为我们从乌克兰进口的玉米,它的交割期是从去年秋天收获期一直到今年一季度,而一季度马上就要过去了,整体的贸易量大部分是完成了,因此影响不会很大,并且我们国际市场的腾挪空间也很大。
今年2月份我们和俄罗斯签订了双边协定,要从俄罗斯全境进口大麦和小麦等一些品种,所以在拓展进口来源多元化方面,中国也有更大的腾挪空间,就包括像玉米,我们乌克兰不行,还转向其他的进口来源国;进口规模大,但是来源多元化,而国内口粮又非常有保障,所以我们的粮食安全妥妥的。
作为我们这样一个粮食进口大国来说,应该如何应对这种粮价上涨带来的成本的压力?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姜楠:
确实我们这几年粮食的进口确实量是比较大的,但是也是分品种的。
我们口粮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妥妥的。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更多的要做好对国际市场的一些监测,要看国际市场的形势的变化,尽量避免国际形势对国内形势的一些传导,保证国内市场的更加稳定。
我们可能需要做的工作也还很多,虽然我们现在储备也很充足,供给也很充足,市场也比较稳定,我们也要提高一些自己的生产能力。
从粮食这种非常重要的产品来讲,我们更多的要从基本农田建设、种业的振兴,科技的发展上,以后还要有更多的发力空间才行,这样才能保障我们真正的有生产这么多粮食的能力。
对国际市场我们要加强监测,国际市场对国内的传导可能越来越明显,我们需要尽量的避免它对更多的领域的一些影响,比如能源、金融的这些领域的影响。
虽然国际粮价可能会有大幅的上涨,但是我们国内其实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因为这些年我们在农业上下了太多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