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背后,离不开梅县区拥有独具客家深厚文化底蕴的客家山歌,伴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传播繁衍,这是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梅县区坚持“弘扬山歌文化,打响文化名片”的工作思路,打造民间文化艺术特色品牌,加大客家山歌的传承保护力度,加强文化艺术队伍建设,深入挖掘客家山歌优秀民间文化资源,促进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推动梅县区客家山歌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汪思婷曾健锋
传承保护
创作改变4000多个剧(节)目
逢山必有客,有客就有歌。
梅县区客家山歌由来已久,据《嘉应州志》记载,自唐代始,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随客家先民从黄河中下游、中原腹地经过三次迁徙,到现居住地把中原文化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触为一体,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歌唱形式和歌唱技能。
梅县区客家山歌腔调有100多种,音调高扬绵长,平稳流畅,优美动听,有高亢、抒情、优美的旋律。其中以梅县区松口山歌最具有特色,其唱腔艺术和表现风格具有鲜明的客家特色,富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
梅县区人民喜唱山歌,山歌普及梅县区各乡镇,所到之处都能听到甜甜的歌声在梅江两岸中回荡,在圩镇乡间飞扬,正如山歌所唱“日日山歌歌送饭,夜夜睡觉歌枕头”。
值得一提的是,客家山歌从原来的独唱、对唱发展到连唱、合唱、小演唱,并且在20世纪50年代孕育形成了山歌剧这一新的剧种,被人们誉为“山茶花”。
日前,笔者前往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还未走进室内,婉约动听的歌声便在耳边回响,剧团成员们正在专心致志地进行练声工作。
“梅县山歌剧团是成立较早的专业艺术团队,从1958年开始至今,一直秉承专业敬业的态度,对艺术精益求精。”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李秋说。
据介绍,该剧团成员大部分为90后00后,队伍年轻充满活力,新一代的县山人,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县山人的优良传统。为了让这一民间艺术更好地发展传承,新一代山歌剧接班人刘谦隆从老一辈手里接下了这一重担。
“我们邀请了汤明哲老师、张献云老师等前辈来剧团开班,把老一辈老师的专业腔调学起来。”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副主任刘谦隆说,在一代代艺术家和老前辈的“传帮带”带领下,新一代的梅县区客家山歌的传承弘扬有明显成效。
据介绍,梅县松口客家山歌于2007年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梅县山歌剧团也在获批专业剧团至今十几年的时间,将客家山歌开展得有声有色,创作和改变移植了4000多个剧(节)目,从2008年至2018年期间,还创作排演了大型山歌剧《围屋旧梦》《合家福》《古寨牛人》《春闹》,以及音乐剧《风雨白石龙》等剧目,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和好评。
政府搭台
促进文化服务全民共享
据了解,能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地方,必须具有某一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并广泛参与的民间文化艺术。
可以说,这项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推动基层乡村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当代兴起的其他文化艺术形式。
梅县区客家山歌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是可以寓教于乐的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客家艺术。
“取得这个荣誉后,使我们的群众对客家山歌有更深的了解和兴趣,进一步带动群众去参与客家山歌的培训,近年来,我们客家山歌的暑期班、下基层的培训,甚至线上培训都是爆满的,很多群众都积极参与客家山歌培训。”梅县区文化馆负责人黄明珠说。
群众唱戏,离不开政府搭台。
近年来,梅县区文化馆充分发挥龙头作用,承办和参与市、区级各类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下乡,活跃文艺创作。例如每年组织山歌擂台赛、斗山歌比赛、全区中小学艺术节活动、农村业余文艺汇演、社区文艺汇演等活动。
梅县区积极完善设施,促进文化服务全民共享,据悉,该区以叶剑英纪念园、区文化馆、图书馆、区青少宫、人民广场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客家山歌传习点、文体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社区文化广场为枢纽,以村文化室为基础的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城乡一体的文化活动网络,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群众文化阵地,将辖区内的公共文化设施最大限度地向群众开放,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
目前,梅县区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已建成19个分馆、59个服务点,全年开展各项群众文化活动及一系列总分馆联动活动,文艺演出有60场。
与此同时,该区建成村级以开展山歌文化活动为主的文化舞台,积极推进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提升完善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和客家山歌传习所的各项设备设施。
近三年,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在创新文化惠民中,发挥了总馆在区级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中枢作用,通过总分馆制把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农村,以为基层群众提供便捷的基本公共服务为目标,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群众唱戏
累计服务81万人次
“美丽新城学堂,安教乐学谱新章。山歌唱响校内外,客家文化永传扬……”在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几乎人人都会唱这首客家山歌版的校歌《新城小学好学堂》,这首歌不仅记录了新城中心小学成立以来走过的历史足迹,还生动展现了该校以客家山歌为核心开展美育育人的办校特色。
走进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便听到阵阵悠扬婉转的客家山歌从教室里传出,循着歌声走去,该校山歌班的孩子们正有板有眼地学习山歌的唱腔及表演身段。
“山歌班以一学年为一届,分为唱腔初级班和提高班,每届会挑选出50名声音条件比较好、对山歌感兴趣的学生进入到学校山歌初级班学习山歌知识和演唱基本功。学期末进行考核,不合格要淘汰,综合素质高的进入提高班,主要由校外专业老师授课。”新城中心小学副校长黄文斌说,有了这一竞争机制,学生们提高得都很快。
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求音乐老师充分用好山歌的校本教材,全校每个班级每学期至少要教会两首客家山歌。如今,该校学生到小学毕业时,几乎人人都能随口唱二十多首地道的客家山歌,校园里“人人会唱山歌,人人喜欢山歌”正变成现实。
新城中心小学把客家山歌引进校园,是梅县区开展客家山歌、普及文化惠民的缩影。
“梅县区坚持打响文化品牌,丰富客家山歌的活动,主要组织开展了客家山歌进校区、进社区、进农村,丰富了群众的客家文化,不断推动了客家山歌传承保护和发展。”梅县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公共服务股股长方宇平介绍。
一方面是邀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省、市专家深入嘉应学院、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授课辅导,开展客家山歌进课堂活动,并自编山歌,形成校本教材。
另一方面则是开展梅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艺巡回演出,到全区19个乡镇举办客家山歌培训班,进行慰问演出和开展送戏下乡演出活动。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梅县区累计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演出618场,服务81万人次,累计组织山歌培训140多场,辅导各类文艺人员8246人次。
梅县区始终把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作为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以“主题文化、节日文化、特色文化”为主要形式,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村镇文化,并致力于挖掘地方特色,群众性文化活动红红火火。